海青言语

秒懂口吃是什么

发布时间:2020-12-15 18:16:04    来源:海青言语

口吃概述

  在中国对口吃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,根据国外的人口学调查显示,全世界共有8000 万人存在口吃,大约有1%~3%的人群存在口吃。以我国13亿人口计算,大约有1300多万人正在受到口吃的困扰。口吃多发生于2—5岁的儿童,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善和消失,少数可持续至成年。口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、工作和学习,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。

  口吃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4:1;50-70%的口吃者有至少一个口吃亲属;口吃者中的左利手多于右利手或者曾经有过左利手改右利手的经历;约有5%的儿童会经历口吃现象,其中80%的儿童在成年后口吃现象会自动消失。

  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上述的情况,或因想不起恰当的词汇而自我修订,重新说一遍或者说话中断等所致的非流畅性言语不属于口吃。


什么是口吃

  口吃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,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字音重复、言语不流畅、中断为主要症状的语音节律障碍,当语言表达不流利时,常伴有躯体抽搐样动作和面部异常的表情。这些表象是非自主发生的,并有经常性的情绪困扰。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: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奏的紊乱,即口吃者因为不自主的声音重复、延长或中断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。

  通常所说的口吃属于发展性口吃,发展性口吃是指开始于儿童期,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成的口吃,随着年龄的增加,口吃程度随之增加,同时口吃的心理预期也越来越加重。很多成人口吃者多年养成的不良语言习惯及心理障碍,在经过不当的教育后,形成更多形式的“心理阻抗”。

  口吃是一种开始于人生早年的生理、心理缺陷,发展性口吃者可能存在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,但还没有发现其鼻、口、咽、喉等发音器官的结构缺陷。  在个体口吃的发展史上,有遗传、环境、模仿学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,这些因素与口吃的出现率有密切的关系。  

  总之,口吃在起源上是多因素的。它包括生理的、社会的、心理的、行为的、知觉的、声学的、运动学的、呼吸的、语言的和自动化或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原因,它们的关系是多层次的、多角度的,各种因素之间可能有交互作用。

 

温馨提示

  如果孩子出现了超过连续3个月的口吃现象,或者有明显的加重趋势,就要认真对待了,必要的时候,还是要寻求专业的言语训练机构接受指导或者帮助。做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,降低并减少因口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困扰。